秋季传染病防治宣传

作者: 时间:2025-09-04 点击数:

高校秋季健康指南:认识常见传染病,科学防护不中招

    秋高气爽,正是读书好时节。但在享受美好校园生活的同时,一些传染病也悄悄进入了高发期。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人群密集的环境为病菌传播提供了便利。别担心!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就能牢牢守住健康防线。下面就为师生逐一解析秋季常见的四种传染病。

一、 肺结核:“白色瘟疫”,不容小觑

    肺结核不是遥远的传说,校园内由于集体生活,一旦有传染源,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它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它有什么症状?】

1、核心症状: 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丝,这是最需要警惕的信号!

2、全身症状: 长期午后低热(通常不超过38.5℃)、盗汗(晚上睡觉时出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不明原因下降。

3、特点: 症状进展缓慢,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学习太累”而忽略。

【如何预防?】

1、开窗通风是王道! 宿舍、教室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让空气流通,大大降低细菌浓度。

2、不随地吐痰! 痰是结核菌传播的重要媒介。

3、养成良好习惯: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之后洗手。

4、强身健体: 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抵御一切疾病的基础。

【怀疑感染怎么办?】

1.立即前往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定点医院)」。肺结核是专病专治的。

2.医生通常会安排胸部X光片(胸片) 和痰涂片检查

3.千万不要隐瞒病情! 普通肺结核疗程一般为6-8个月,只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绝大多数都可以治愈。国家提供免费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管理。

二、 病毒性肝炎:“低调的肝脏杀手”

    这里主要指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肝戊肝(秋季高发),以及通过血液、性和母婴传播的乙肝丙肝。校园生活中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它有什么症状?】

1、典型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

2、特征性症状: 尿黄如浓茶、眼白(巩膜)和皮肤发黄(即“黄疸”)。

3、可能伴有: 发热、右上腹肝区不适。

4、注意: 很多慢性乙肝/丙肝感染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病毒已在悄悄损害肝脏。

【如何预防?】

1、把好“口”关: 不吃生食或不熟的水产品(如毛蚶、生蚝),不吃路边无证摊贩的食物,饭前便后一定洗手。

2、不共用餐具、水杯: 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3、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已纳入计划免疫,检查一下自己的抗体,如果滴度低可及时加强。甲肝疫苗也可有效预防。

4、确保安全: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文身、穿耳洞等,这些行为有感染乙肝、丙肝的风险,必须确保器械严格消毒。

【怀疑感染怎么办?】

1.立即去正规医院肝病科消化内科就诊。

2.医生会通过抽血查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来确诊。

3.急性甲肝/戊肝多为自限性,需遵医嘱隔离休息、保肝治疗。乙肝/丙肝需进行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三、 诺如病毒:“秋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元凶,传染性极强,容易在宿舍、班级内引起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

【它有什么症状?】

1、来得猛: 感染后通常24-48小时内突然发病。

2、主要症状: 剧烈的、突发的呕吐(儿童常见)和腹泻(成人常见),多为水样泻。

3、伴随症状: 恶心、腹痛、低热、肌肉酸痛。

4、去得快: 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通常持续1-3天后可自行恢复。

【如何预防?】

1、洗手!洗手!洗手! 这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尤其是饭前便后。

2、做好食品卫生: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认真清洗,食物充分加热,贝类海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3、环境消毒: 如果宿舍有同学呕吐/腹泻,要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对污染物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

4、患病期隔离: 患病期间应主动进行隔离,不要为他人打饭,不去教室上课,等症状消失后72小时再恢复集体生活。

【怀疑感染怎么办?】

1.主要靠对症治疗和防止脱水。首选去医院消化内科/肠道门诊

2.无需抗生素! 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3.关键治疗: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地喝。

4.如果呕吐腹泻严重无法进水,或出现少尿、口干、眩晕等脱水迹象,需及时就医输液治疗。

四、 流行性感冒(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比普通感冒起病更急、症状更重、传染性更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它有什么症状?】

1、高烧: 突然的高热(39℃-40℃),持续3-5天,这是区别于普通感冒的关键。

2、全身症状重: 明显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

3、呼吸道症状: 常伴有咽痛、干咳,也可能有鼻塞、流涕。

4、并发症危险: 可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预防?】

1、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2、戴口罩、勤洗手: 在流感季,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3、避免接触: 尽量减少与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患者的密切接触。

【怀疑感染怎么办?】

1.立即戴好口罩,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多休息、多喝水,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3.在发病48小时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效果最好,可以显著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预防重症。

4.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咳嗽可用止咳药。

    一旦发现自身有疑似感染症状请及时前往校医务室就诊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避免传染扩散。

    就诊地点:校医务室(青年教师公寓1栋)

    就诊时间:24小时全天
    咨询电话:0566-274891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地址:池州学院青年教室公寓1幢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916(处办公室) 皖ICP备11012324号